东寺街西寺巷
《东寺街西寺巷》是昆明电视台拍摄的第一部大型方言室内系列电视连续剧,该剧提出的宗旨是:贴近生活,反映热点,一部老百姓自己的电视剧。  该剧在云南的电视历史上创造了四个第一:  一:第一部运用云南各地方言进行对白的电视剧  二:第一部大型电视系列室内剧,共52集  三:第一部全部用本地演员,本地作家创作,本地导演和设备进行拍摄的电视剧  四:第一部同时开通网站,运用网站和观众进行面对面沟通的电视剧  《东寺街 西寺巷》定位为“轻喜剧、室内剧、低成本、栏目化”。该剧在创作上以清新,明快的方言轻喜剧的表现手法,讲述昆明城市老宅院发生的种种趣闻轶事;用栏目化的每周固定播出的方式,为春城观众开辟一个崭新的收视空间。  本土化是该剧的最大特点。这部由昆明电视台依靠自己的力量,设备拍摄的第一部室内剧,力求表现出浓浓的“滇”味和“昆”味,力求做到用昆明方言演绎昆明故事,以昆明物景诉说昆明历史,让昆明老“仲”(土气)制造昆明“洋相”。由此将昆明方言和云南方言正式搬上屏幕。其次,形形色色的都市生活也是该剧剧本本土化的内容。《东》剧围绕昆明一家三口,在加上一个居委会主任展开,通过小四合院内发生的各种故事,引发出各种笑料,也引发观众在一笑之后对生活有新的认识。
嫁到非洲
某医学应届毕业生王玉萍陪同学闻鸣去报社办事,路边突然传来“撞人啦,快,快救人啦!”的喊声,他们寻声跑去,一男孩躺在血泊中,他们建上将男孩送往医院。在该医院实习的西非留学生玛利克及时为孩子进行手术,并在抢救过程中为孩子输备,孩子得救了。王玉萍与玛利克各自被对方的行为打动,由于抢救匆忙,没有留下对方的名字。  玛利克几经寻找,终无下落。后来他根据自己的记忆用木头雕一头像,并送给科主任杨华看,杨华马上认出此人是医学院应届毕业生王玉萍,并告诉玛利克该同学很快就要来本院实习。后来,在实习过程中,他们由相识、相知、到相恋。  嫁到非洲剧照  王玉萍几经周折,冲破来自社会、家庭的阻力,终于登上西去的飞机。然而,此时玛利克由于抗婚,已被爷爷那塔软禁。当王玉萍踏上西非大地,走出机场时却不见心上人来迎接。   玛利克在芳达的帮助下已逃出爷爷软禁。芳达是玛利克出国留学前的恋人,后已分手,但芳达一直深深地爱着他。玛利克由于寻找王玉萍一时急躁,与警察吵架并动手打人而被拘留,后经芳达从中斡旋才得获释。   王玉萍将登上返回祖国的飞机,突然从机场的播音器中传来玛利克的声音:“小萍,我是玛利克,你不要走,我爱你——”王玉萍怀着深深的疑惑,与玛利克见面了。   为了生存,玛利克只好在芳达的诊所医生,以此维持生计。但玛利克并没有满足芳达爱的要求,这一点使芳达非常苦恼。在一次冲突中,芳达当着王玉萍的面,道出她与玛利克的过去,这使王玉萍非常震惊,她陷入极度痛苦之中,一气之下离家出走,先到医疗队杨华处暂住,并打算回国,玛利克的弟弟塞古是个可爱的孩子,在与王玉萍相处中,他们之间已建立起深厚的友谊。他目睹了家中发生的一切,他理解哥哥,同时又非常同情王玉萍,于是他背着家人独自来到医疗队驻地,在月光下唱起王玉萍教他的中国歌曲《黄土高坡》……王玉萍回来了,玛利克向她说明了他与芳达过去的一切,王玉萍谅解了他。玛利克为摆脱芳达的追求和经济上的控制,决定去另一家医院巴克诊所就职,芳达恼羞成怒,一气之下将诊所烧了,芳达被害烧伤住院,王玉萍知道后被芳达这种为了爱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感动了,建议玛利克到医院去护理芳达,并亲自到医院探望,王玉萍的行为也深深感动了芳达。   一天,王玉萍去巴克诊所看望玛利克,恰巧遇上一个胃痉挛的患者痛苦不堪,在大家束手无策的时候,王玉萍为患者进行针灸治疗,患者很快恢复正常。巴克被王玉萍的医术片服,在巴克的盛情邀请下,很快王玉萍也来巴克诊所就职,她用中医中药以及针灸术治疗了许多疑难的病患,有时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到贫困地区去抢救病人。很快她被西非人民誉为“上帝的女儿”。各种新闻媒体介绍她、宣传她,王玉萍成了当地的名人。   玛利克的爷爷那塔此时也进退维谷,他也被王玉萍高尚的品格所打动,但家族中的人们对那塔的固执也是敢怒不敢言。   后来,王玉萍用中药、针灸为一位失明多年的老奶奶治疗,在她精心呵护下,终于使老奶奶复明,岂料她正是那塔当年的情人,当年由于部族门弟的原因,这对相爱的年青人没有走到一起。当老奶奶得知王玉萍不被那塔承认,并不允许与至利克举行婚礼后,她毅然带着王玉萍去庄园面见那塔,那塔终于承认这个来自中国的孙媳妇,并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婚礼!
*
*